西印度櫻桃是常綠灌木,樹高2~3公尺,原產熱帶美洲,西元1936年由日人自南洋引進台灣。1953年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再引入作果樹推廣栽培,但由於果味偏酸,不適合大眾口味,以致淪為觀賞樹,全省各地之社區公園、學校、私人庭園點綴栽培或盆栽。後經專家分析,發現酸溜溜的小果實,維他命C含量,竟然是目前眾多水果類之冠,有「天然維他命錠」之美譽,因此又掀起了再推廣的熱潮。

  西印度櫻桃果為漿果,球形或扁球形,未熟果青綠色,熟果粉紅至鮮紅,肉少多汁,味酸,稍有香氣,春末至秋季均能開花結果。性喜高溫,台灣中南部較適合栽培。

  繁殖可用播種、扦插、高壓或嫁接法。通常以扦插、高壓法為主,春至夏季為適期。生性強健,只要排水良好之砂質壤土或壤土,生育均能正常。若土質肥沃或每年施用數次三要素或有機肥料,生長更旺盛。尤其多施磷、鉀肥有利開花結果。

  果實含有大量維他命C,綠熟的果實約2.1%,紅熟的果實約1.18%,為水果類中之冠。若以每個果實重量7公克計,含維他命C量即有147毫克,而每人每天之需量約50毫克,因此每天僅食用半個西印度櫻桃就足夠人體所需了。此外果實可加工製成各種食品,如果凍、果汁、果糊、蜜餞、調製雞尾酒等。維他命C是現代人養顏美容之聖品,並能預防感冒。

別命:大果黃褥花
科名:黃褥花科Malpighiaceae
學名:Malpighia `Florida'
英名:Acerola,Barbados-cherry
藥用:果實含大量維他命C,可抗壞血酸、補給缺乏維他命C各種症狀。
營養成分:水分70.6%、蛋白質0.32%、脂肪0.13%、醣類3.8%、維他命B1、維他命C、核黃素、菸鹼酸、鐵、磷、鈣。

  自製雞尾酒:西印度櫻桃果汁、鳳梨汁、檸檬汁、薑汁、汽水等材料各1份,混合攪拌均勻後。再加入碎冰塊即成、若能再入一些白糖、白酒等風味更佳。

  西印度櫻桃為黃褥花科(Malpighiaceae)常綠灌木熱帶果樹,英名為West Indian Cherry, Barbados Cherry, Acerola,其學名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古巴及中美洲等國習用Malpighia glabra L,,在波多黎各等地區則慣用M.punicifolia L.,現已經由Vivaldi氏正名為M.emarginata DC.。西印度櫻桃原產熱帶美洲,西印度群島加勒比海地區的原住民早在好幾百年前即有栽種利用,後經由熱帶美洲傳至夏威夷、印度而至世界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其他各國。

  台灣早在日據時代就引入栽種於植物園標本圃,1953(民國42)再由台灣大學林樸及嘉義農業試驗分所蔡致謨先後自美國佛羅里達州及波多黎各引進分別在台北林業試驗所及嘉義農業試驗分所試種,其結果在嘉義生長情況良好,樹形強健,對風土適應性強,但僅止於供庭園栽培及種原保存。

  西印度櫻桃果實自從194546(民國3435)被發現每百公克含有1,0004,000毫克超高量之維他命C後,甚受北美洲南部、中美洲及西印度群島加勒比海等地區國家之重視,除積極進行改良試驗研究外,並都有種植分佈。西印度櫻桃之用途,除果實可製造各種加工產品如果汁、蜜餞、果醬、果凍、布丁及維他命C片等供為人體維他命C之營養給源外,由於植株生長快速強健,樹形優美,結果期間長,亦可供為庭園、綠籬、盆景等環境綠美化栽培及休閒(觀光)果園栽培,尤其更適合於學校及公園之庭園栽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rryst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